擔當作為好干部丨吳敏:做萬家燈火中最閃亮的一盞
發布時間:2023-06-28 信息來源:
做萬家燈火中最閃亮的一盞——吳敏
吳敏: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核電工程中心副主任、漳州核電項目部總經理、先進工作者、勞模、國家重點項目的總經理……年僅38歲的吳敏身上有許多光鮮的頭銜和標簽。他用15年時間從一名協調員快速成長為中核二四漳州核電項目部總經理,國家重點工程——華龍一號漳州核電項目的土建施工負責人。他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和從容,他的內心堅毅而執著。有人羨慕他的年輕有為,但優秀從來都沒有捷徑……
1提前謀劃避誤工
你去工地上問吳敏是個怎樣的人,答案五花八門:
“很年輕,身材不胖不瘦,長得斯斯文文”
“有湖南口音,一聽就知道是湖南的老鄉”
“感覺他蠻溫和的,有時又讓人覺得有點高冷”
……
可有一條相同——“他邏輯性強,思路十分清晰,做事很周全”
2019年6月,正值臺風季節,窗外暴雨如注、海水翻涌。坐在辦公室里的吳敏預感不妙。漳州核電1號核島預應力廊道澆筑需要大量的沙石,現在沙石儲備不足,臺風又可能會影響后續沙石運輸。想到這里,他立即安排采購沙石,又撥通了臨近的霞浦項目負責人的電話,就近協調沙石,做足兩手準備。
如他所料,因為漲潮,采購沙石的船只不能靠岸,無法按時到達。他立刻指揮早就做好準備的車隊,到霞浦求援。滿載沙石的車隊返程當天,他手握對講機,在辦公室全程跟蹤運輸情況,一直守到凌晨2點,對講機里傳來“最后一輛車已安全到達”,他才長舒一口氣,眉頭展開,緊張的神情放松了下來。
吳敏常對員工們說“凡事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不能事后才急急忙忙救火。”正是他一貫凡事想在做在前面的思維習慣,避免了后續因沙石短缺誤工的風險,保障了1號核島預應力廊道澆筑,為FCD順利實現打下了基礎。
2無法兌現的承諾
“爸爸,你又在加班嗎?你什么時候回來?”每每家里晚上來電話,吳敏不是在現場就是在辦公室加班。從2019年3月31日到漳州任職開始,他說的至少保證每兩個月就回家一次的諾言,一次也沒能兌現,2000多公里的距離讓他沒辦法陪伴家人。作為項目負責人,肩負現場沉重的施工任務,他每天忙得沒日沒夜,每次承諾孩子忙完這一陣就回家,又會迎來下一個忙碌的節點。回家的日程一次次往后延期。面對孩子的問題,他只能默默轉移話題,遇到忙的時候,簡短聊兩句就要匆匆掛斷。
2019年9月15日,漳州核電提前10天成功完成了筏基主體的施工任務,比同類核電提前25天具備核安全局檢查驗收的條件;2019年10月16日順利實現了1號機組FCD;2023年2月17日,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外穹頂吊裝成功;2022年8月23日,華龍一號漳州核電2號機組內穹頂吊裝成功……功夫不負有心人,失去的與家人相伴的美好時光,換來了漳州“華龍一號”建設相繼結出碩果,讓他覺得每個守候在現場的夜晚都有意義。
3“高冷”外表下的暖心一面
“請問有誰知道項目部郵政快遞攬收員的電話號碼?我小孩目前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因肺炎住院,目前無法買到口罩只能‘裸奔’,我無法趕回他們身邊守護,只希望能夠送一點口罩到他手上,在此拜謝! (群發消息打擾到各位,對不住大家,我已問多人,實在沒有辦法)”
2020年2月12日下午,員工交流群里的一條消息打破了群里的安靜。項目部的一名員工羅志因為疫情不能回到家屬身邊,家屬又急缺口罩。多方詢問無果后,在群里焦急地尋求幫助。
“你不用擔心,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吳敏看到消息后,立馬打電話給羅志,詢問他具體情況并進行安撫后,他通過多方聯系,最終通過當地醫院的一名醫生得到口罩。一切都辦妥后,吳敏在群里回復:“不要著急,公司孝感項目部有物資,馬上會送過去。”不到一個小時,羅志家屬就收到了由孝感項目部同事緊急送去的口罩。出院后,羅志家屬又多次收到孝感項目部寄去的口罩。這一切都讓羅志倍感溫暖。
聚少離多,以項目為家,吳敏是許許多多核電建設者的縮影。不能兼顧工作和家庭,以身許國、奉獻終身,續寫著核工業六十余年的輝煌。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核電建設事業,就要做萬家燈火中最閃亮的那盞。他望向遠方,目光清明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