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員故事丨王淦昌:能為國家的興亡出點力就是光榮

    發布時間:2021-04-26 信息來源:默認部門

      

      黨員名片

      

      王淦昌,1979年加入共產黨,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年畢業于德國柏林大學,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二機部副部長等職。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項,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兩項,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我國核武器研制主要科學技術負責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

      “從小就想做岳飛那樣的人”

      “五四”運動時,12歲的王淦昌還在上小學,老師帶他們舉著“打倒賣國賊”的標語上街游行,老百姓夾道投來贊許的目光。

      “能為國家的興亡出點力就是光榮,大家就歡迎,否則會受人唾棄,岳飛和秦檜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從小就想著要做岳飛那樣的人。”王淦昌后來說。

      上海發生五卅慘案時,正在上中學的他和同學們一塊上街去發傳單,被一個印度巡捕給抓住了。對方問:“你為什么這樣做?”王淦昌那時候已學了半年多的英語,他用英語跟那個印度巡捕說:“我在救自己的祖國,你在干什么?如果在你的國家發生了這樣的事,你會抓他嗎?”印度巡捕聽后就把他放了。

      1926年“三一八”慘案那天他也參加了游行。那晚,清華物理系的教授葉企孫激動地跟他說:“如果我們的國家像大唐帝國那樣強,這個世界上有誰敢欺負……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這一段話,他記了一輩子。

      當了4個月的志愿軍

      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人用了一種威力很大的炮彈。我國懷疑是原子炮。中央領導找到王淦昌,問他愿不愿意去戰場上確認一下。王淦昌一點沒有猶豫,帶了三個年輕人,組成一個小組,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探測放射性的記數器,穿上軍服就去了朝鮮戰場前線。后來確認那是一種氣浪彈。

      “沒有禮拜天,只有星期七”

      王淦昌從莫斯科回來,組織上請他參加突破原子彈的工作。隨后17年,王淦昌的名字消失了。他本來在國際物理學界是很活躍的。當時他改名叫“王京”,其實這個名字也沒怎么出現。家里人只知道他去出差,不知道去干什么。他當時已經快60歲了,還帶領大家不分鐘點地加班工作。他說咱們干這種事,沒有禮拜天,只有星期七。(中國核工業)

    www.s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