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丨“核電老將”在黨旗下找到人生支點
發布時間:2021-05-07 信息來源:默認部門
黨員名片
馬法坤
男,1971年4月出生,1989年5月參加工作,201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核檢修有限公司轉機專業高級工作負責人,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核集團技術能手、浙江工匠等榮譽。
1989年,作為“核二代”的馬法坤,帶著父輩的期望,進入他一心向往的核工業工作。從業30余年來,他熟練掌握鉗、車、銑、刨、磨等技術,從學徒成長為核電檢修轉機專業通才。
“我將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踐行‘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用‘匠心’守護核電設備運維安全,”這是一名“核電老將”的心聲,馬法坤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我是黨員,創新奉獻有我
“產業工人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智慧,不斷發揮一線工人創新智慧,才能助力集團公司更快實現‘國際核科技發展的引領者’的愿景目標,”這是馬法坤常說的一句話。
從業以來,他先后發明了“便攜式軸對中工具”、“加熱式泵葉輪拆裝工具”等近10項國家專利及數十項轉機檢修專用工機具,同時還完成CANDU-6型重水堆核電站壓力管更換等多項科研立項。
作為其眾多專利的其中之一,聯軸器對中工具可將各類核電設備對中精度提高到0.01毫米,減少對中累積誤差,縮短核電轉機檢修時間,節約人力投入,降低輻射風險,確保一次性檢修試驗合格。
“攻堅克難,我先上”
2017年大年初三早上9:30,馬法坤接到值班領導電話,某核電站一風機無風量顯示,需緊急搶修。接到任務后,他絲毫沒有猶豫,立即趕赴核電現場辦公室,得知核電廠已切換到備用風機。但是該風機主要負責給主泵送風降溫使用,如果備用風機再失效,就會造成核電機組停機停堆事件,造成近千萬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在一天內搶修完畢。
初步了解情況后,馬法坤立即帶領組員到現場進行查看,在排除風閥自動關閉的可能性后,隨即在現場召開工前會。針對此次搶修時間緊、風險大,且必須進入核島18米滿功率運行平臺作業等情況,他向組員詳細介紹作業風險,周密安排工作內容及時間,盡可能減少作業風險。
在制定最佳搶修方案后,當天下午13:30,馬法坤第一個進入核島18米滿功率運行平臺,與組員連續奮戰3.5小時后,順利完成搶修任務,設備運轉正常,避免了機組停機停堆風險,得到核電廠業主單位的高度贊譽。
“一人進千步,不如千人進一步”
“一人進千步,不如千人進一步。核電檢修行業的大發展,需要后繼有人,一個馬法坤的力量是有限的,10個、100個、1000個‘馬法坤’的力量才是不可估量的,”馬法坤說。
作為高級工作負責人,馬法坤將多年來的檢修工作經驗,形成了“檢修日志”,并將它無私地轉化為團隊每個人的“財富”,充分發揮老核工業人“傳、幫、帶”作用。經過學習和錘煉,他的團隊已成為中核檢修轉機專業領域的一支技術過硬、戰斗力強的高素質隊伍,多次完成各項急難險重檢修任務。此外,以馬法坤牽頭成立的馬法坤勞模工作室。成立三年來,培養了近百名檢修工作負責人。
把生命交給事業,事業會循著生命的律動而絢爛多彩;把奉獻裝在心胸,心胸會因奉獻的壯美而無比寬廣。在黨旗下,馬法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點,也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源泉。(中核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