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丨用一生踐行在黨旗下莊嚴的誓言
發布時間:2021-05-17 信息來源:默認部門
黨員名片
陳德富,1944年出生,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退伍復員后來到中核二三工作。數十年來,他一直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五次獲評中核二三優秀黨員,并獲得四川省國防科技工業先進工作者等稱號。1989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這一光榮稱號,是中核二三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員工。
條件再艱苦,也要把它拿下
在防腐班,技術精湛的人比比皆是,但只要提起陳德富,所有人無不翹起大拇指,“能干,吃得苦!”這是大家對他評價最多的話。
1988年,秦山核電站建設進入高峰期,在01廠房,陳德富所在的班組承擔了噴砂防腐工作。工作量是整個筒體鋼襯里全部噴砂和刷一道底漆,陳德富采用滾動作業的方法,吃在現場,困了就原地打個盹。就這樣,在氣溫高達50攝氏度的筒體里,連續奮戰了20個晝夜,終于圓滿完成了原計劃3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
“吃苦”對陳德富來說,早已經是家常便飯了,西南山區的艱辛、大慶的寒冷、海邊的濕熱,什么樣的苦他都挺過來了。
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陳德富工作不僅能使勁兒,還能使巧勁兒。1989年1月,他所在的班組承擔了秦山核電站海水管道防腐任務,主要是管內襯水泥,刷漆及外包玻璃鋼,工作量達10000平米以上。
深冬的海鹽,風如刀割,冷入骨髓,而陳德富的工作就在這北風呼嘯的海堤邊上展開了。由于氣溫低,抹在管壁上的水泥很快就出現局部脫落現象,必須要進行補抹,這樣不但費工費時,而且工作效率也低。時間一天天過去,這一技術難題卻沒能很好地解決,作為班長的陳德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他的積極爭取下,終于獲得了到南京某工地拜師取經的機會。學習期間,他發現了一臺報廢的甩漿機,想著這臺機器對解決水泥脫落應該是有用的,就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將其修復,幾經改進,終于讓這臺休眠的甩漿機“復活了”。經過甩漿機噴涂出的水泥,能夠很好的附著在管壁上,投入使用之后,極大解決了水泥脫落的現象,保證了防腐質量,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功效28倍,節約了近6萬元的設備費用。
為核電建設繼續發揮余熱
由于所從事的防腐專業屬于特殊作業崗位,1999年,55歲的陳德富退休了。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但習慣了每天早出晚歸的他,還是怎么也閑不住。一天沒摸那與他朝夕相伴的機械設備,沒干那幾十年干順手了的活,他就心里發慌,手上發癢。在他的主動要求下,公司又將這位技藝精湛,精力充沛的專家返聘了回來。
在返聘的十幾年里,這位老專家始終堅持工作在核電建設的第一線。與陳德富交談,你會被他飽經風霜的臉龐和慈祥的微笑所感染,攤開他的雙手,你能看到掌心厚厚的硬繭。
別人關心地問他:“陳師傅,年齡這么大了,還能干得動嗎?”。他干脆地回答:“身體還行,沒問題,還能為核電建設繼續發揮余熱”。他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驕人的工作業績,用一輩子踐行了自己在黨旗下莊嚴的誓言。(中核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