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這十年|新華發電:五岳工程拓寬革命老區振興路
發布時間:2022-12-26 信息來源:
“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信陽考察調研時留下殷殷囑托。
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是總書記和當地人民的共同牽掛,在光山的一角,作為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電力發展規劃以及國家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重大能源項目之一,中核集團新華發電河南五岳抽水蓄能電站開始了緊鑼密鼓地建設。
三年過去了,曾是中央辦公廳定點扶貧縣的光山,如今正搭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熱火朝天地建設大別山里的新農村,譜寫脫貧致富的新篇章。
▲五岳工程鳥瞰圖
破難點通堵點,匠心雕琢工程建設
搭乘施工專用車輛,沿著進廠交通洞一路向深處駛去,像是坐了一輛纜車,劃過穿云越谷的索道。領略過洞口的幽暗深邃,盡頭處又是另一番別有洞天的風采。兩側的巖壁染上了照明燈的光彩,原本的紋理起伏在光線的映襯下,影影綽綽,深淺不一。“這是我們地下廠房的主廠房,現在看起來像洞穴,建成之后就敞亮了,這可是五岳電站的‘心臟’!”施工人員興奮地講解著。
五岳工程主體工期72個月,首臺機組計劃2025年投產發電,2026年全部機組投產運行。工程建成后,將以500千伏線路接入河南電網,承擔河南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道雖邇,不行不至。五岳工程建設是與困難角力的“障礙跑”,與時間對壘的“接力賽”,能否按期發電取決于年度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2019年3月,開始籌備期工程建設,主體工程于2020年12月正式拉開建設序幕。
今年上半年,為完成下水庫進/出水口下閘擋水、一期進/出水渠開挖完成和防汛度汛的節點目標,河南五岳公司與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運用“四位一體”管理模式,科學安排、精細施工,搶工期、抓進度。一場罕見連續性強降雨突襲五岳工程駐地,威脅工程建設和上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聯合屬地政府,臨時拆除擋水圍堰,將正在施工的電站尾水渠作為泄洪區,連夜架設水泵,全力降低上游水位。同時業主、監理、施工項目部全部投入防汛搶險一線,把進/出水口的水毀損失降到最低,兩天后便逐漸恢復施工,順利完成了節點目標。
巖壁吊車梁作為地下廠房橋式起重機運行軌道,是地下廠房開挖的重點和難點。施工過程中,面臨圍巖穩定性不足、鉆孔質量控制難度大等諸多技術掣肘,河南五岳公司邀請技術專家到施工現場調研指導,通過技術交底、多次試驗、頻繁校核,最終獲得精準鉆孔位置和爆破參數,成功實現技術攻關。
任務是緊迫的,困難是存在的,標準是謹本詳始的,責任是內化于心的。河南五岳公司矢志堅守中核集團“責任 安全 創新 協同”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緊密圍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任務,嚴格落實“三新一高”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對標學習,推廣運用“六大控制七個零”管理模式,以“精細化管理年”專項工作為抓手,運用工程項目建設TOP10風險管理辦法,積極推進工程建設各項工作,各年度MKJ節點目標均按期或提前完成。五岳工程全體建設者步穩蹄疾,時刻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揎拳擄袖的動勢,向著打造“三個高地”和建設“兩個工程”的奮斗目標闊步前進。
增民利惠民生,聚勢賦能鄉村振興
傍晚6時許,五岳工程建設駐地殷棚鄉新修的寬闊鄉道上,鄉民們三兩成群,正沿著工程周邊漫步,消遣晚飯后的時光。鄉里華聯購物超市的老板童敏正和員工一起從車上卸貨,他說自己原本在鄰縣經營超市,預計電站開工之后客流量會大幅增加,所以2021年一開年就趕緊把超市開起來了。“我這個超市日均顧客在350人左右,日均銷售額1.2萬元,與周邊規模相當的鄉鎮超市對比,客流量和營業額增加都比較明顯。我對殷棚鄉的未來是十分看好的,相信我這個超市的收益也會逐年增加。”
殷棚鄉是一個區域面積只有52.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不到2萬人的小鄉鎮。五岳工程開工建設以來,秉持“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助力殷棚鄉打造特色旅游小鎮,實現革命老區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殷棚鄉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27億元,同比增長15.64%。光山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2%,稅收完成9.8億元。
在新華發電助力鄉村振興“雙幫五促”理念的指引下,河南五岳公司結合征地移民及當地政府“美麗鄉村計劃”,改善項目周邊道路八千多米及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開展用工幫扶工作,協調各參建單位優先安排周邊群眾就業,每年聘用臨時用工約1500人次;開展消費幫扶,協調各參建單位定向購買項目周邊農戶農副產品,每年消費金額約500多萬元;出資152萬元與殷棚鄉政府聯合建立消防救援中心,進一步筑牢當地人民群眾消防安全屏障;先后向光山縣捐贈10萬元防疫物資,累計向光山縣教育事業捐贈助學資金40萬元,連續兩年累計向當地貧困大學生捐助助學金10萬元,幫助更多貧困學子圓夢。
“電站建設以來,村里勞動力返鄉就業數量明顯增加,據統計,約有260人陸續返鄉就業,參與到電站建設工作中。道路變寬變平坦了,住戶門前屋后也有人打掃了,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隨著電站建設、雞商高速修建,再加上豐富的山水資源,相信我們殷棚鄉的未來會越來越好。”在聊到殷棚鄉的廣闊發展情景時,村支書熊從國激動地說。
保水源換能源,生態托舉綠色發展
站在山腳下,遙遙向上水庫的方向望去,蜿蜒的山路像一尾白色絲帶,曲折綿延至山頂最高處;從上水庫向下俯瞰,山畦住著星羅棋布的人家。大別山深處,一出環境清潔、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桃花源記正在生動上演。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個性標識和鮮明底色,促進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依托是實現綠色發展應有之義。據統計,光山縣水資源總量20億m³,總蓄水量5.9億m³,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河南電網位于周邊地區電網互聯的重要樞紐位置,用電水平高、調峰需求大,且火電傳統能源占比高。工程投產后,可降低河南電網燃煤火電年平均調峰率2.07%,每年節省系統火電煤耗11.68萬噸,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9.14萬噸,將有效促進河南省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十分可觀的環境效益。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河南五岳公司忠實踐行中核集團“尊重自然 綠色發展”環保理念,持續開展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成立水土保持監測項目部,動態監測,定期采樣,分區治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行;對駐地植被進行修復,用“綠色”填涂“裸色”;修建工程廢水處理系統,廢水處理后用于道路清掃、揚塵處理等方面,定期檢測廢水處理情況,保護當地飲用水源。目前,工區已實現環境監測100%,裸土覆蓋、圍擋封閉、揚塵治理等“8個100%”要求。據悉,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委托給第三方機構進行監測管理,現已完成網格梁護坡6.9萬㎡,擋墻3.4㎞,截排水溝42km,撒播草籽25萬㎡。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建設,最大限度促進五岳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同步實施、協調發展。
光山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油茶之鄉”和“名人故里”是光山主打名片,五岳工程的建設也為光山生態旅游路線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周邊游客選擇在周末和假期驅車前往五岳工程駐地一覽風光,“抽水蓄能+文旅”將成為當地綠色產業的新增長點。2022年上半年,光山縣旅游總人數143.82萬人次,同比增長9.46%,旅游綜合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7.42%。
納大別山之靈氣,汲淮河水之膏澤。追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更好”的殷殷囑托,五岳工程已在光山縣度過3個寒暑,未來我們期待,五岳工程為光山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激蕩當地綠色發展一池活水。
(新華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