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停靠站,現實永遠是一個出發點。無論何時何地,不能放棄,只有保持奮斗的姿態,才能證明我們的存在。
-- 戴雄彪
1月7日榆林 陰 - 11-2℃
連續三天的普降大雪,陜北的黃土高原轉瞬間給了世人一個驚喜,銀裝素裹,層林盡染,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呈現在眼前,分外妖嬈。
榆林、張家口收并購考察組一行5人如期到達陜西榆林。來不及欣賞塞外風光,董事張軍、劉赟東商議決定連夜趕往考察現場。
下午五點,天色漸暗,云霧籠罩,天地氤氳,空氣中夾裹著一絲寒意,卻也清新通透。
我們驅車前往靖邊縣,在丘陵間盤桓,路面折射的銀光顯示著雪路已經覆蓋著薄冰,讓我們的出行多了幾分艱難;運煤的貨車不停地穿行而過,又意外地增加了風險,大家坐在車上捏著一把汗,時刻感覺到車輪的打滑,司機握方向盤的手明顯的增加了力道。擁有多年安全管理領導經驗的董事劉赟東,停止了往日的幽默,細心地盯住路面。
“下坡了,別踩剎車”
“別制動,慢慢滑”
一路叮囑,一路指揮著,讓大家系好安全帶、注意安全。
看不到遠方的路越走越長,時間像是停擺的鐘表,定格在那里。車窗外時而看到一個、兩個側翻、打滑的車,車內的空氣漸漸地凝結了些許危殆,車內的人條件反射地從不同的方向盯住路面,監控著路況。
行路難,如履薄冰。
好在一路有驚無險。
靖邊,這個一路最期待的第一個目的地總算近在眼前,大家如釋重負,忘記了勞頓、疲憊,從心中致敬這個平安夜。
此刻,我相信同行的隊友會感同身受,期待的靖邊,有一種希望溫暖著征途。
1月8日靖邊 陰 - 13-2℃
深夜11點,到達靖邊。
仍無困意。年過半百的董事張軍、劉赟東不顧旅途勞累,決定對現場考察可能面臨的困難提前做好安排,改變原定第二天九點啟程的計劃,早起早走。
歲末年初, 公司系統上下的工作都是高強度快節奏的無休期。董事又全是領導,自己的本職工作很繁忙。榆林、張家口兩個收并購項目一西一北天各兩地,出售方對時間要求又很高,他們的行程安排幾乎是無縫隙,這對他們也是一個極大的體力挑戰。
董事張軍、劉赟東為了支持新華發電的市場開發,助力公司轉型升級,先后推掉和調整了自己原有的工作計劃和安排,優先支持我們的項目考察,如約同行。
次日,經過半宿的休整,大家的體力得到了恢復,驚悚的心情也變得舒展起來,靖邊的雪也很配合,多了些許柔美,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然而,事事難料。“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這讓人賞心悅目的皚皚白雪逼停了高速。
我們只好沿著鄉村公路頂風前行。
前一夜的榆林高速有驚無險,算是提早打了預防針,讓我們對靖邊鄉鎮路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對前方曲折的山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七點,我們提早出發前往黃蒿界鎮。路在塬、墚之間彎曲延伸,丘陵披掛著雪花慢慢地在風中駛過。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駛過鄉鎮往村中深入便沒有了像樣的公路,行車變得越來越艱難。盤山路上,沙丘高低錯落,山回路轉,臨近山頂車已無法上坡,只能徒步。
董事張軍嚴肅地說:“既然出來了就一定要對項目負責。”二位董事毫不猶豫地加入到我們的徒步行列。
一腳邁出去,冰雪直往鞋里鉆,從后備箱取出的純凈水全成了冰茬子,一口下去就是透心涼。這段路考驗的不僅是每個人面對風雪寒冷的耐受,更是身體 “平衡”和毅力的挑戰,稍有不慎就會“滑行”甚至摔倒。
寒風、冰雪、疲憊。那一刻,我只想找到雪的邊緣,跨越一切。
漫長的2公里徒步,滿身的汗水與冰雪對峙,所經歷的、所感受的思緒任由你遐想。
一路,我們一直暗暗擔心二位董事,沒曾想他們的步伐更沉穩堅定,始終走在前方,看著他們迎著陽光放大的身影,一股暖流在我們心中傳遞。他們對事業的執著,不正是我們新華人奮進的力量嗎!
時光不負有心人。歷經3小時,我們終于順利安抵智光電站現場。
1月8日黃蒿界鎮 陰 - 15--1℃
進入現場,二位董事沒顧上休息就急切地先去主控室、設備間進行現場考察、詳細查看運行質量,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與出售方進行誠懇的溝通,為更深入的、準確了解項目實際情況做好投資決策前的支撐保障。
首站榆林考察項目順利完成,已經將近中午十二點,考察組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機場。
沖刺最艱難的百公里機場路。按圖索驥,照著導航電子地圖堅定前行。
上山容易下山難。雪中上下山更難。十幾公分厚的積雪,覆蓋的路層已經面貌全非,有的似滑冰場,銀光粼粼,可以滑行;有的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稍不小心車就陷入雪窩子。上坡下坡,走走停停,一場馬拉松式的前行等待著我們。
車子陷進了暗溝,停滯在半坡上。車上的墊子全部派上用場,墊在輪下,車還是一絲不動,所有的人通力推車也無濟于事。張董生活經驗豐富,從遠處老鄉家借來玉米桿兒,增加地面的摩擦力;郝總借來鐵锨,一邊挖、一邊墊,剩下的人用力推。
在這段狹窄上坡的冰層雪地,向上推車,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會有多大的風險。稍加油門車就打滑后倒,后面推車的人就會被碾壓;全靠人力推,路面滑,腳下沒有支撐點用不上力氣;兩邊人稍不小心還會掉下兩側的山溝。
劉董決定,借助踩、松油門的巧力和車滑行的慣性呈S型人力推。
張董、劉董毫不猶豫帶頭推車。
大家喊著號子艱難地齊上陣推車上坡。
看著他們奮力推車前行的背景,正像公司發展的縮影。
收并購的路上有坎坷、有艱辛、有挑戰。考察中更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和超毅力的體力。面對的談判、考察不僅是長時間的心理較量,更是抗擊自然的體力挑戰。
往機場的一百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三個小時。這兩天考察組一路經歷了太多的意外,從榆林往靖邊的風雪夜、從靖邊往黃蒿界的盤山鄉路、從黃蒿界往機場的艱難推車,考驗一樁接著一樁,讓我們看到轉型征途中,還會面對的風險和艱難,卻也練就了我們的毅力和膽識,讓我們越挫越勇。
兩天的共同經歷,考察組有了共識,信念一致,追求一致,不管面對的是坎坷、還是風險,為了公司高質量發展,風雨無阻,砥礪前行。
歷時一年的收并購,張董、劉董親歷了數十個項目的前期考察,足跡遍布近百個鄉鎮,正是董事的支持,新華發展才完成落地裝機396MWP目標,實現飛躍式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
機場,終于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大家如釋重負,欣慰地看著二位董事登上飛往下一個目的地的航班。
希望,目標,沒有終點的夢永遠在路上。
銀機飛向高空、飛向遠方。向未來傳遞著征服自然、挑戰市場的一曲絢爛贊歌。